锦句范文网

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(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说课)

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《有趣的图形》说课稿

一、教学内容

  1. 教材地位和作用:
    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,主要介绍了“有趣的图形”,即平面图形——长方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和圆。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,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这些基本的几何图形,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。

  2. 教学目标:

  3. 知识与技能:理解并能识别长方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和圆。
  4. 过程与方法:通过观察、操作、分类等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。
  5. 情感与态度: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  6. 教学重点:

  7. 识别长方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和圆。
  8. 经历“体”与“面”的关系的探究过程。

  9. 教学难点:

  10. 感受“面”由“体”分离的过程,理解“面在体上”。

二、教学流程

(一)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

  1. 出示立体图形(例如:三棱柱),提问:“这个机器人是我们熟悉的朋友吗?”
  2. 引出并板书课题:认识图形。

(二)组织活动,探究新知

  1. 问题情境:同学们的“家”在哪里?
  2. 学生自由发言。

  3. 活动一:认识新朋友

  4. 出示各种平面图形卡片,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名称。
  5. 老师板书并总结四种基本图形——长方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和圆。

  6. 活动二:了解新朋友

  7. 问题一: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?

    • 学生自由观察,尝试分组讨论。
  8. 问题三:“面”在哪里呢?

    • 通过“摸”的方法(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每个面),让学生直观感受面是平的。
  9. 活动三:给新朋友画像

  10. 小组合作:每小组设计一种方法请出一个朋友。

  11. 汇报与交流

    • 学生展示各自的方法,教师评价学生的不同表现。
    • 强调“选”的重要性,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  12. 活动四:找朋友

  13. 出示生活中的图形卡片,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图形的位置,并回答问题。
  14. 教师用课件演示交通标志牌的作用和意义,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。

(三)实践应用,巩固新知

  1. 连一连:让学生将图形与名字连线,加深对图形名称的理解。
  2. 猜一猜:通过手势或语言描述,学生猜测老师最喜欢的图形是什么。
  3. 涂一涂:让学生通过动手涂色,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。
  4. 数一数:通过数物体的边,巩固长方形、正方形等图形的基本特征。

(四)总结反思,深化认识

  1. 问题一:你打算怎样把新朋友介绍给爸爸、妈妈呢?
  2. 学生自由发言,老师点评。

  3. 拓展延伸

  4. 小组合作,用小组内的图形拼出一个图案,并展示。
  5. 评价学生的拼图,鼓励学生创造力。

三、板书设计

``` 认识图形

长方形 正方形 圆三角形 ```

四、学习评价

  1. 师评: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,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创新意识。
  2. 自评: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、思考过程和语言表达。
  3. 互评:小组合作中学生的互助与完成情况。

以上为《有趣的图形》的第一单元教学设计,主要从教学目标、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。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!

本栏最新
全站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