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面积的说课稿(认识面积 说课)

以下是一篇改写的版本:
认识面积的说课稿
一、说教材
-
教学内容
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0—62页《认识面积》。 -
教学目标 (1)结合实例,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。
(2)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,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。
(3)经历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,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和策略的多样化。
(4)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,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。 -
教学重、难点 (1)教学重点:通过观察,认识面积的含义。
(2)教学难点: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,并理解用统一单位来测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 -
学法指导 (1)动手操作:通过学生动手操作,比较出面积的大小。
(2)自主探究:在小组合作中讨论交流,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。
二、说教法、学法
1. 教法
(1)情景引入法:利用教材中的例子,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。例如,通过课件展示黑板的表面与国旗面的大小对比,引导学生猜测并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的
表面会有不同的大小。(2)动手实践法:让学生在活动中操作、观察,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。
2. 学法
(1)观察法:通过实物感知面积的含义。
(2)合作探究法:小组讨论交流,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三、说教学过程
1. 初识概念,建立表象
(1)课件引入: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入手,比如黑板表面与国旗面的大小对比,引导学生观察到这些面有一定的区别,初步建立“物体有面”的表象。
(2)摸一摸:让学生动手触摸数学书封面、课桌面等,感受面的存在,加深对“面”的认识。
2. 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
(1)涂色活动:通过涂颜色让学生产生面积的概念,直观地观察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大小。
(2)封闭与非封闭:结合课件,让学生区别开,明确“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”的概念。
3. 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
(1)对比练习:直接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,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。
(2)重叠法:用老师提供的图形纸片与学生动手操作,通过重叠的方式直观地比较大小关系。
(3)小组讨论:在活动中讨论不同方法,增强合作探究的能力,同时学会验证结论的正确性。
4. 面积单位的学习准备
(1)引出正方形:用课件展示一个标准的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,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正方形比较合适。
(2)铺满法:通过学生动手拼接正方形,理解用正方形来测量平面图形的大小是最方便的,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面积单位做铺垫。
四、说板书设计
认识面积
希望以上改写版本能符合您的要求!